一看就会智能机器人智能门锁品牌十大排名,智能
原标题:传统工厂的物流智能化转型——“智能工厂物流构建”系列连载之六文|上海天睿物流咨询有限公司李志强 张小飞 殷嘉钰导 语:对现有工厂的物流系统进行升级转型,需要建立在系统、全面的诊断和评审基础上,明确工厂存在的问题、机会以及约束等,选择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切入点进行物流改造和优化。
本文具体分析了工厂物流转型升级的基本模式、切入点、效益和约束 在笔者团队咨询诊断过的诸多制造企业工厂中,其物流问题表现虽然各不相同,但总结起来主要体现为:缺少物流战略和对物流的正确认知;物流能力与生产能力不匹配;缺少物流计划的有效协同;缺少有效的物料管控;缺少专业物流组织和人才;物流管理基础薄弱;存在大量的物流孤岛等。
除此之外,制造工厂还面临越来越大的用工成本、环境保护和能源成本方面的压力由于工厂的物流存在各种问题,导致工厂生产不稳定、交付周期长、订单交付率低、库存周转率低、库存呆滞严重、工厂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使得工厂总体的绩效不佳,最终影响企业的产品成本、客户满意度、工厂现场表现等关键竞争力要素。
在对现有工厂的物流系统进行升级转型时,需要建立在系统、全面的诊断和评审基础上,明确工厂存在的问题、机会以及约束等,选择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切入点进行物流改造和优化一、物流转型升级的基本模式。
1.认识物流对于智能工厂运营的重要性物流是工厂转型升级中的核心要素,其基本模式和内容如图1所示。
首先,工厂物流改造与优化需要确定企业的供应链、物流战略及价值导向,以形成发展方向上的相对聚焦,达成企业上下的共识与共行对于工厂的经营而言,交付、成本、品质、服务、速度、效率等都需要兼顾,这些要素相互影响、制约和促进。
所以,企业要结合行业环境和企业自身特征,选择对自身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作为重点另外,对于工厂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也需要在战略中明确定义,明确中长期愿景,以达成各部门的共识与共行第三,需要寻找合适的规划与改善切入点,以此为抓手进行物流端到端的改造与优化。
无论以入厂物流、厂内物流还是成品物流为主要切入点,物流改造过程中都应时刻把握其价值链的属性,物流链上每一个点都是承上启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因此必然需要具备全局性、系统性的思维在这个阶段,还需要持续关注组织、流程、包装、信息化与可视化、设施、团队与人才、应急物流等方面的提升和进步。
第四,在第一、二、三步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寻求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突破其重点在于智能单元化设计、自动化物流设施应用、人工智能设施应用、人机物数字化、物流场景数字化、物流计划智能化、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逐步应用升级。
二、物流转型升级的切入点1.制定物流战略物流战略的逻辑引导价值判断体系的建成,将对后续所有的规划执行提供标准,判断相关物流技术、设备、软件选取的合理性,并指导整个运营落地过程中的方案优化,确保不管是规划还是运营都符合企业的物流战略和定位。
具体的智能工厂物流战略,是一步到位打造未来行业领先的标杆智能工厂,还是在现有基础上对标行业标杆企业实现稳步提升不同的战略导向,使后续详细的规划方案差异较大具体的智能工厂物流战略需要呈现的要素包括目标愿景、表现要素、要用到的技术支持、需要提升的基础条件等。
企业制定物流战略,旨在明确物流的发展定位、物流概念设计与价值导向、物流战略绩效与运营指标、物流发展路径引导等物流战略的制定,和企业发展战略与目标、行业及产品特征、顾客需求和供应环境、持续改善理念等息息相关。
2.夯实物流基础现有工厂的物流智能化升级是相对长期的目标,是持续改善的导向对于大多数的现有制造工厂而言,当务之急是要以物流为主线,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运作,实现入厂物流、厂内物流和成品物流的协同,以提升工厂的运营效率。
在这里,工厂的物流改造需要探讨的不是数字化、智能化的课题,而是理顺物流管理逻辑、夯实物流基础的过程,这是现有工厂通往智能化道路上的“必补之课”当工厂处在频繁缺货的漩涡当中时,需要解决的是建立物流计划与生产计划的有效联动,推动精细化的入厂物流管理,确保生产的安定化;当工厂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时,需要通过提高物流的响应能力和速度,建立准时化的物料供应机制,节约更多的面积用于扩大生产;当工厂库存堆积如山时,需要的是建立合理有效的库存策略,以引导库存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当工厂成品库存居高不下而又频繁断货时,需要的是理顺客户需求和订单管理,建立销售与生产、物流的协同机制,以实现有效的订单优先级管理;当工厂自制件库存高企、占用大量生产面积时,需要的是拉通内部价值流,实现物理上或者计划上的联通,减少内部物流断点。
另一方面,现有工厂面临的很多基础性的问题,和数字化和智能化也没有必然的关系当工厂总是出现账实不一致而导致管理混乱时,需要的是不断完善物料清单,提升实物流和信息流的一致性和同步性;当工厂物料包装五花八门、数量不准,导致物料接收、内部交接、点数、频繁切换包装、产线现场混乱等各种问题和浪费时,需要的是建立标准化、单元化、通用化的物料包装标准;当工厂面临各环节的物流现场混乱、效率低下且无法有效监控的管理时,需要的是建立各环节的物流运作标准和流程,使得物流运作“有法可依、违法可现”。
当工厂具有清楚的物流逻辑,也具备了较好的物流管理基础时,工厂才可以逐步推动物流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建设3.消除物流断点物流规划的重点在于创建连续流,创造快速流动的基础条件如图2所示,以物流为主线,从端到端的角度看待价值流,其本质是用合理的、较低的成本提供较高的交付服务水平,在这样一个复杂系统中,整体均衡比局部高效更重要,全局协同比节点执行更重要。
以物流为主线的价值流优化,应以计划协同为驱动,实现时间和库存的合理规划,其目的在于准确地响应需求、缩短交付时间和降低库存因此,需要对物流过程进行整体的规划,以实现端到端“事实上的平衡”之所以说事实上的平衡,是因为企业不能“纠结”于理想的平衡或者理论上的平衡。
物流端到端的过程就像是一条连续流生产线,对于一条真正的生产线,IE工程师通过工位平衡的方法进行理想的生产线平衡率设定,这样理论上每条线的实际产出能达到理论产出的90%甚至更高但是实际运行的情况却并没有这么理想,因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干扰情况出现,导致工程师为平衡生产而做出的许多努力可能劳而无功。
因此,比分秒必争的工位平衡更为重要的,是在适当的工位平衡的基础上,预留好工时的缓冲(比如对于某些经常有干扰的工位保留20%左右的保护性产能)、设置好库存作为缓冲、管理好(削减)干扰和变异,以实现生产线整体产出最大化(而不是每个岗位产出最大化)。
对于物流这条“生产线”而言,要实现整条“生产线”有效产出最大化,就要通过计划协同、线路规划、缓冲部署等措施,以实现整体效率的优化4.发展专业化能力建立物流管理组织,发展专业化能力物流是端到端的思维,生产是“精确打击”的思维,因此,生产人员一般是管理不好物流的。
在工厂中应该建立单独的物流管理组织,定义专业化的物流管理岗位,尤其应该重视物流规划、物流流程、库存管理、物流标准化以及物流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岗位建设5.物流技术和设施应用物流系统虽然场景复杂,要满足比如大件和小件、整进整出和整进散出、分拣出库和直配岗位、各种尺寸规格的物料及产品单元等要求,但是经过物料包装的标准化设计,以及物流运作流程的标准化设计之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物流系统中的关键装备、核心部件、控制系统和物流相关信息系统将具备很强的通用性;即便是非标系统的设计,也仅仅是外观尺寸的差异,其核心动作依然是“输送、转向、进出、拣选、抓取、堆码、定位、读取”等。
也正因为如此,相关技术和设施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日趋成熟,这为工厂的物流智能化实现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另一方面,现有工厂推进物流智能化改造,未必要一次性全部投入,可以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步骤横向上,可以先试点后复制,最大程度降低投资风险。
纵向上,可以从一个环节、几个环节依次或同步展开只要物流系统规划的逻辑正确,可以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试点情况进行节奏上的调整,就可以把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6.物流数字化物流数字化是物流智能化改造的必然过程,物流智能化需要建立在物流数字化基础之上。
物流数字化的基本表现是物流过程全部“在线”、无纸化、数据采集与传递自动化、数据自动分析、风险与异常自动预警、可视化等实质上,物流数字化是将工厂物流管理逻辑、经验和知识固化到信息系统中的过程物流数字化的前提是“要素上线”,要通过RFID或条码技术的应用,实现物料及相关设备、人员的数字化,比如可感应的物料标签、设备标签、单据标签及人员标签等,实现人、机、料全部具备动态数据自动采集和双向沟通的条件。
物流数字化基础包括物料、库位、路径、设施、人员等方面的数字化三、物流转型升级的效益现有工厂进行物流优化,并逐步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提升,结合众多进行物流改造的企业经验和成绩来看,从长远而言,将在以下多个方面为企业创造效益:
1.在价值链的维度上实现实物流和信息流的协同联动,打通企业经营的“任督二脉”,提升资金周转率,能够重塑企业供应链核心竞争优势;2.打造除生产之外的又一条持续发展的通道,不断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随着物流能力的提升,不断提升工厂的经营指标;
3.随着供应链-物流体系的不断优化,逐步走向协同、稳定、平衡,企业应对风险和需求变化的能力将变得越来越强;4.改变过去企业积重难返(高库存、高成本、低利润等)的窘境,当企业面临巨大的机会、风险、危机时,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有更快的响应速度,这可能成为激烈竞争环境下企业成败的分水岭;
5.经过现有工厂的改善、改造和经验积累,企业在未来建立新工厂或智能工厂时,无论思想上、能力上和技术上都具有更高的起点工厂的改善从来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已经在路上,就能拥有一个看得见的未来而从短期而言,经过1~2年较大力度的改善,一般可以实现以下指标的提升:。
(1)物流与生产的同步优化,可以实现工厂规划产能提升30%以上;(2)总体库存周转率提升50%以上;(3)直接物流人员减少50%以上;(4)人均产出提升30%以上;(5)交付周期缩短30%以上;(6)综合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
四、物流转型升级的约束现有工厂进行物流改造升级刻不容缓,也能获得巨大的效益,但和新工厂建设相比,老工厂确实存在较多的约束条件,使得改造的过程困难重重首先是思维模式的转变从孤岛式管理到端到端协同管理,从重生产到“大物流小生产”,从重硬件到重逻辑,工厂从高层开始,在思维惯性和情感上都会受到很大的约束,要转变传统的工厂管理思维,基于笔者过去积累的经验,这种转变往往容易停留在口头上,而无法形成真正影响行动的有效导向。
其次是物流人才的缺失在传统的工厂运营环境下是无法培养出符合物流发展需求人才的,但任何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有专业人才去规划、设计、持续改进,这也是为何很多工厂物流发展较慢的原因之一第三是现有布局和建筑约束老工厂建设时间相对较早,过去建厂房都是“先建后用”,统一拿地后建设标准厂房,很少结合生产需要进行先期规划。
而且,工厂经过多年的发展,可能在产品、产量、工艺、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可能存在一些建筑、大型设备、总体布局等方面的“硬”约束,比如物流动线难以全盘调整、厂房大小和尺寸设计不合理、厂房楼层和高度设计不合理、厂房功能区域布局不合理等。
对于这些约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有些改动投资大、效益低,则应该尽量沿用,以此为固定条件进行规划;而有些即便是投资比较大,但是对整个工厂的效率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或者是对于工厂物流转型升级的必然之举,那就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决心和信心了。
第四是供应商的综合能力约束智能工厂和智能物流的改造,不是单纯一个工厂的事情,而是整个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综合优化,供应商无疑是价值链上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制造企业的供应商很大一部分属于中小企业,其管理水平、物料包装、硬件基础和信息化条件相对于大企业而言都比较差,因此会在工厂(主机厂)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约束。
END宣传推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