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年底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10月22日,二十大“党代表通道”第二场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介绍,在今年底,我们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他表示,进入新时代,中国航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我在这里再以运载火箭的发射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中国航天进行了274次发射。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我们进行了192次火箭发射,占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总数的43.2%。正是这些成就推动我国全面建成了航天大国,进入了航天强国的行列。
“大家也知道,我们在今年将要建成中国的空间站。目前在太空,空间站已于9月底完成了问天舱的转位,等待着梦天实验舱和它交会对接;在地面,空间站‘T’字型构型的最后一个舱段——梦天实验舱现在已经完成了推进剂加注以及与运载火箭的对接,用于发射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各项准备工作目前正常。”吴燕生介绍,本月底就具备发射梦天舱实施交会对接的条件。在今年底,我们还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吴燕生表示,进入新征程,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力、创新:
一是进一步提高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大。为此,我们将对现役运载火箭进行更新换代,研制新一代的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使中国航天发展的舞台更大、更好。
二是继续实施航天重大工程。比如我们将进行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考基地的建设、火星采样返回,实施小行星探测等。通过这些重大工程,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三是加快打造中国航天原创技术策源地。我们成立了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加大了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资力度,聚焦人工智能、先进探测、先进材料、先进动力等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的领域发力突破,引领航天发展。同时,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航天智慧、航天方案、航天力量。
吴燕生说,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任务。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航天强国而团结奋斗。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年底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 的相关文章
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报道,Facebook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Yann LeCun(杨立昆)周一分享了他的研究论文,对人工智能计算机芯片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Yann LeCun是深度学习崛起过程中的重要带头人,这种尖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谷歌和亚马逊用来提供语言翻译和图片识别等服务。 深度学习的核心是一种名为神经网络的软件,它可以筛选海量数据,从而比人类更快地注意到各种模式。但这项技术却需要使用巨大的算力,因而推动英特尔和各种硬件创业公司探索新的计算机芯片设...
华为公布的5G折叠手机接纳京东方供给的OLED面板,其接纳外折叠的编制,另据悉OPPO将公布的折叠手机也接纳外折叠编制,很可能也接纳了京东方的OLED面板,小米的折叠概念机据揣测由维信诺供给,这表示出在折叠手机风潮惠临之时,国产手机企业推出的折叠手机将全数由国产面板企业供给,表示出国产面板企业已具备与韩国面板巨子竞争的实力。 中国面板企业的上风与弱点 截止2018年,中国最大的面板企业京东方已在液晶面板市场居于全球第一名,经由十多年的全力终于获得了这一职位;...
谷歌、苹果、IBM和英特尔已经建立了用于加速神经网络的神经处理器,其中大部分被部署为运行人工智能模型的协同处理器。但随着智能应用需求的增长,系统也会做出更多的调整。 人工智能 在计算机视觉的常见应用中,移动多帧高分辨率视频强调了I/O子系统。目前,架构师和计算机科学家仍在学习如何优化数据结构和数据表示。例如,如Medusa所指出的,多端口DNN加速器与宽DRAM控制器接口之间的互连。每个端口都有自己的DRAM访问权限,因此内存互连对于将宽DRAM控制器接口互连到...
导读:知名创投研究机构CB Insights调研了25种最大的AI趋势,以确定2019年该技术的下一步趋势,他们根据行业采用率和市场优势评估了每种趋势,并将其归类为必要、实验性、威胁性、暂时的。来源:网易智能(ID:smartman163)整理翻译参与:小...
新浪美股 北京时间3月18日讯,美国知名科技媒体TheVerge报道称,美国在手机设计上落后了,可折叠手机就是证明。 今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充满了可折叠设备,从华为时髦的Mate X到小米的三折叠式手机,再到TCL的棱角龙骨铰链设计,再到Oppo的原型机,再到笨重的Royale FlexPai,再到LG有点作弊的V50第二屏幕。 但所有这些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点:就像最近几波在海外发布的创新手机设计一样,它们在美国不会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出现。 从可折叠设备...
在刚刚闭幕的2019年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可折叠手机”显然成为了最大的热点、但同时也是最大的争议点。一方面是各种锁在玻璃柜里、只可远观的原型机;另一方面则是来自部分专业人士的批评和质疑。 究竟怎样的柔性屏设备才真正具备实用性?或许只有...